因此,排山倒海的負面新聞接踵而來,阿拉伯聯合酋長國(UAE)經濟神話瞬間成為泡影,但實際情況真如同報導般惡劣嗎?還是別有洞天?現在,就從在阿聯酋打滾多年的LCL企業(LCL,7177,主板貿服組)企業董事經理拿督劉增銘口中瞭解一下最真實的情況。
迪拜榮景褪色
“迪拜有30至50個非常龐大的計劃,不論是最高的大廈、最大的海底酒店、每個計劃動輒數數十億令吉,而且效應將擴散很久很久……5至8年的榮景應沒問題。”
這是劉增銘在一年前接受《投資廣場》專訪時對迪拜的信心談話,但一年後的今日,一場金融海嘯危機澆熄了迪拜的建築熱潮,又從金融和房地產領域蔓延至旅遊、媒體和零售等行業,迪拜下一步該如何走下去?
其實,金融危機對迪拜的衝擊之大,不難從細節看出端倪,在去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之際,棕櫚島亞 特蘭蒂斯酒店(Atlantis ThePalm)開幕時豪擲2000萬美元舉行盛大開幕慶典,當時的煙花匯演據說比北京奧運還要盛大7倍,但是一年後耗資76億迪拉姆打造的迪拜地鐵 (Dubai Metro System)開幕,煙火匯演僅有短短不足5分鐘,精彩程度甚至遜於國內大型倒數活動,昔日的光輝顯然已經黯淡不少。
說起迪拜,劉增銘不免感到無奈和感嘆,在5年前進軍迪拜市場時,公司儘管未能獲得許多的盈利和投資回酬增長,但那時候,市場仍充斥著許多工程,發展商在財務、融資上也未面對如此多問題。
“不過,從去年開始,情況突然惡化,LCL企業在迪拜的內部裝修工程面臨一些不順遂,包括開始面對收款延遲、工程延長等問題。”
他說,由於當地數項工程竣工期限延長,導致公司面對付款遲緩或延遲問題,儘管可對之作出適度求償,但所需時間甚久,因此賺益和盈利將遭到侵蝕。
他指出,公司並非因錯誤決定,超支等問題而蒙虧,只是整體金融風暴下的受害者,但放眼下半年業務表現將出現改善,主要是隨著超過2億令吉的索賠工作持續進行,有理由相信未來情況將日趨好轉。
“我們不後悔當初所作的決定(完成所有工程),並相信公司將可成功復甦,會積極減輕現有負債比水平,一旦成功索取賠償,負債比料出現顯著改善。”目前,LCL企業負債比企於3.8倍水平。
他透露,LCL將持續與發展商進行交涉,如無必要不會訴諸法律行動,同時也在評估數項選擇,以重組企業資本來減少債務比重,並加強公司股本。
LCL企業已在今年6月至9月期間脫售數項產業,包括以110萬令吉出售加影的工廠;90萬令吉賣出甲洞工業區的店舖;331萬5000令吉脫售峇玲瓏的工廠。這些脫售將導致這間公司蒙損51萬6000令吉。
他寄望,LCL企業下半年可取得更好成績,並希望第4季盈利表現足夠強勁,以讓現財政年可轉虧為盈。
迪拜業務風波不斷
迪拜慘遭金融風暴襲擊,導致LCL企業在當地業務發展風波不斷,去年第4季受迪拜購物商場 (Dubai Mall)酒店和迪拜海濱(Dubai Marina)酒店計劃的建築商延遲付款2至3個月,以及另一項都會系統紅線地鐵站計劃,因設計差異導致延誤,蒙受高達1700萬令吉虧損,還被承包商 ARABTEC建築LLC就迪拜TIARA UNITED TOWERS內部裝修工程的爭執鬧上法庭,所幸近期成功解決,並獲後者退還總值544萬3024迪拉姆(約馬幣525萬3960令吉)餘額。
迪拜產業監管機構最新數據顯示,目前迪拜四分之三產業發展計劃仍持續進行,儘管面對經濟放緩衝擊。
“在552項產業發展計劃中,超過72%已出現些許建築進程,同時有17%和11%則處於‘停滯不前´和‘展延´階段。”
劉增銘:“寧可人負我,我絕不負人”
●儘管迪拜工程可能面對無法順利收款等風險,但劉增銘卻依舊抱持“寧可他人負我,我絕不負他人”的態度,堅定不移地勢要將迪拜工程進行到底。
他說,雖然迪拜工程面對收款困難等問題,但公司非常看重“信譽”,就算過程困難重重也得在期限內將工程完成,並移交至客戶手裡。
“我們目前將專注於完成手頭上所有工程,接著完成所有的求償工作,暫無意在迪拜進一步爭取除地鐵系統綠線地鐵站外的更多合約。”
不過,他補充,這並不意味著公司看淡迪拜經濟前景,只是迪拜初遭金融風暴襲擊,雖然情況已日趨穩定,但強勁復甦仍需1至2年時間。
“迪拜只要解決了眼前的資金流動問題,就會恢復發展腳步,但顯然不會是2003至2008年期間那種飛快的增長速度。”
他認為,即使迪拜恢復發展,在中期來說,其增長也不可能維持在同樣快速的步伐。即使環球銀行的資金獲得解凍,它們所可能提供的貸款和高利率,也將使得迪拜一些領域可能取得的收益減少,而迪拜的增長正是由這些領域所帶動的。
“因此,未來我們的業務重心將開始往外遷移,主要焦點將放在阿布扎比身上。”
目前,海外業務貢獻佔LCL企業營業額的80%,當中75%來自阿聯酋,特別是迪拜。
尋求策略聯盟進軍阿布扎比市場
●從大馬起家,到迪拜展翅高飛,再到面對空前挫折,但LCL企業卻並未對此自怨自艾,迅速從困境的陰影走出,並為自己買下通往業務下一站的機票――阿布扎比(Abu Dhabi)。
劉增銘表示,與迪拜資金緊張情況不同,阿布扎比正放眼透過總值2080億美元的商業和住宅建築、道路、機場和鐵路系統等大型工程大步向前邁進。
“LCL企業將積極爭取阿布扎比室內裝潢工程,特別是醫院、大學和診療所等政府相關工程。
同時,我們現也在多哈、巴林等地進行工程,並接獲部份沙地阿拉伯工程邀約。”
不過,進軍新市場所需資金甚多,陷入財政困難的LCL企業該如何應對呢?答案是策略結盟。
他指出,目前公司尋求策略夥伴洽談工作持續進行,其中與國內某上市建築公司的策略結盟洽商已近尾聲,有望在11月杪達成協議。
“通過此項策略結盟,我們可在策略夥伴資金支援下參與工程。”
據悉,LCL企業潛在策略夥伴現正積極參與阿布札比多項大型工程競標,而目前包括怡保工程(IJM,3336,主板建築組)和WCT公司(WCT,9679,主板建築組)在內的數家國內建築公司正在當地開拓商機。
不過,他指出,將不會參照與怡保工程印度聯營模式進行,主要是此項策略結盟以各別融資50%進行,在當前情況下並不可行。
“我們目前的方向是在無須進一步融資的情況下繼續經營業務。”
LCL企業與怡保工程在印度聯營LCL-IJMII國際室內私人有限公司(LCL-IJMII International Interiors),雙方各持一半股權,並憑藉怡保工程在印度立足10年的優勢,加上本身實力,讓LCL企業在短短2年半內,成功打開印度室內設計和裝 修大門,但隨後卻因雙方在合作過程中面對種種困難,令業務無法進一步擴展。
至於脫售股權給潛在策略夥伴可能,劉增銘認為:“我們對所有可行的選擇抱持開放態度,但重點是不損及股東權益。”